小结
粘液腺癌影像上分为:结节型及斑片型/混合(肺炎型)。
一、结节型粘液腺癌和普通腺癌类似,重视体检及复查不易遗漏
1.多位于胸膜下,90%位于胸膜下,70%下叶胸膜下(125例)
2.病变周围GGO,边界清楚或稍模糊。圆圈征、草帽征、树上蘑菇征等。
3.结节型发展缓慢,淋巴结转移少见。
4.无明显强化或低强化。
二、肺炎型
1、患者有咳白色泡沫状黏液痰的病史,患病时间较长。病理阴性不能排除。
2、病灶常有一个主病灶,常位于下肺。后沿气道播散为多发病灶。
3、重力作用,叠瓦征。近叶间裂因重力效应,呈膨隆改变。
4、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存在低强化区呈弱强化或无强化,因此可见“血管造影征。”血管毛糙与肺炎有统计学差异。
5、支气管粗细不均,呈“枯树枝征”,但与肺炎这一点鉴别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可发生支气管扩张
6、空腔形成,部分蜂窝状改变。
7、孤立斑片型少有胸腔积液,多发斑片型常有。
8、斑片常伴有结节,边缘清楚GGO或欠清楚。
9.粘液腺癌的变化规律:结节缓慢发展而来,向周围播散形成斑片后可快速进展,有时支气管镜后或粘液排出后局部可形成好转的假象。病灶可沿肺泡和支气管播散。
三、本例是一个误诊多年的病例,给我们很多启示:
1.多学科探讨的重要性:肾内科忽视肺部病变,后续需要呼吸、影像、病理共同探讨。
2.粘液腺癌易伪装成肺炎的形态,尤其是当患者本身具有免疫色彩的时候,易误诊为间质性肺炎,或肺部感染。若治疗无效,取得病理很重要。
3.粘液腺癌常常因为标本不够,病理无法诊断,影像诊断很重要,取病理方案很重要。甚至多次取病理。
4.回到本例,左下肺病变两次好转,均未经过肿瘤治疗,第一次是支气管镜后,第二次是当其他病变都在进展的情况下,左下肺病变范围反而缩小趋于浅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