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病例讨论 > 正文

超声诊断睾丸胚胎性横纹肌肉瘤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例

发布时间:2023-07-24   来源:未知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作者:刘荣玮,叶军,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

 

1.病例简介

 

男,24岁,主诉:右侧阴囊肿物7个月,增大4个月。既往诊断为睾丸炎,给予抗感染治疗后无明显好转。超声检查(图1A)提示:①右侧阴囊内肿块,考虑来源于睾丸的恶性肿瘤;②右侧腹股沟区、右侧腹膜后及髂血管旁低回声,考虑转移灶。

 

盆腔MRI检查(图1B)提示:右侧阴囊内占位,考虑恶性肿瘤并扭转可能。腹部CT检查(图1C)提示:右侧腹膜后-右侧髂血管串状占位,考虑转移性肿瘤性病变可能性大。

 

行右侧睾丸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理免疫组化:细胞角蛋白(−)、分化群117(−)、波形蛋白(−)、分化群99(+)、结蛋白(+)、肌细胞生成蛋白(+)、肌细胞生成蛋白D1(+)。病理诊断:(右侧)睾丸胚胎性横纹肌肉瘤(embryonal rhabdomyosarcoma,ERMS)伴坏死。

 1690153050805417.png

图1 男,24岁,睾丸ERMS。超声示右侧阴囊内探及肿块(箭),未见正常右侧睾丸及附睾结构,肿块与右侧精索边界欠清,为不均质低回声,边界欠清,形态不规则,血流信号为Alder Ⅲ级,大小约51 mm×42 mm(A);MRI示右侧阴囊见团块状(箭)混杂T2WI信号,等/稍高T1WI信号,DWI呈不均匀高信号,病灶内局部见多发分隔,大小约58 mm×91 mm×110 mm,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明显强化(B);腹部CT示右侧腹膜后-右侧髂血管旁见串状软组织肿块影(箭),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C)

 

2.讨论

 

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是一种罕见的发生于胚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好发于头颈部,其次为四肢和躯干,泌尿系统较少见。泌尿生殖系统RMS较易发生于前列腺、膀胱、尿道及精索,而起源于附睾或睾丸的RMS更罕见,目前仅见较少的个案报道。

 

ERMS的恶性程度高且生存率低,早期可通过淋巴道和血道广泛转移。睾丸ERMS为非生殖细胞肿瘤,发生率极低,需与精原细胞瘤、畸胎瘤、表皮样囊肿和胚胎性癌等鉴别。精原细胞瘤好发于中青年人群,发病年龄较前者大,由于肿块浸润受到白膜限制,轮廓一般较清楚;畸胎瘤含有3胚层结构,瘤内有囊性、钙化及脂肪成分,且好发于4岁以下儿童;表皮样囊肿内充满角化物,呈典型的洋葱皮征;胚胎性癌多见于20~40岁男性,MRI增强扫描后实性成分明显强化,甲胎蛋白和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有助于鉴别。

 

本例发生于青年,表现为长期无痛性阴囊肿物短期内突然增大,且发现时即出现右侧腹膜后及髂血管旁淋巴结转移,病变范围较大,提示ERMS恶性程度较高,且转移较早。本例超声检查除提示阴囊肿块外,还提示右侧腹股沟区、右侧腹膜后及髂血管旁实性占位,而既往研究集中在对睾丸或睾丸旁RMS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上,鲜有远处转移的报道。

 

本例在转诊我院前曾诊断为睾丸炎,给予抗感染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提示在行检查前需详细询问病史,有助于超声鉴别诊断。既往研究报道因患者年龄较小,未及时告知监护人,拖延就诊时间,发现短时间突然增大伴有疼痛或被其监护人发现后才就诊。

 

ERMS的预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现的时间和确诊时病变的范围,结合本例在确诊时即发生腹膜后、腹股沟区和髂血管旁淋巴结转移的特征,因此加强青春期患儿及其家长对疾病的认知、开展恰当的性发育知识教育,同时提高临床医师对睾丸ERMS的认识,有助于对ERMS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及提高生存率。

 

来源:刘荣玮,叶军.超声诊断睾丸胚胎性横纹肌肉瘤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例[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22,30(04):394-395.

图说天下

医学图库
医学资讯
医学前沿
病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