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医务人员觉得委屈、扎心的原因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11-07   来源:未知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前几天,有一条视频火了。

 

相信大家都已经看了这个视频,内容是,一个家长带着发热的孩子去医院看病,结果发现已经是一千号以后了,需要等待很久,于是家长发火质疑:“既然看不了,为什么要放一千个号出来?”

 

 

这个问题多巴胺本是不想说的,因为日常工作之中经常能够遇见类似的情况,甚至多巴胺自己也经常被怼。说多了都是泪,也没有人愿意去倾听。

 

但是,有两点让多巴胺觉得还是要啰嗦一下。

 

一是视频中提到:“你们是服务行业”,二是有很多人这样评论:“医院就是故意让人排队”。

 

说实话,这两个观点让人扎心,最起码让多巴胺扎心了。也许是多巴胺这个人比较矫情,也需是多巴胺还没有接受现实,但无论如何多巴胺都想强调一下:医疗行业并不是单纯的服务行业,医疗服务也不是普通的商品交换,医院不会故意让人排队,每个医务人员都特别想即使解决大家的问题,更想早一点下班!

 

多巴胺呼吁某些人,应该去重读一下资本论和马哲!

 

从春节期间的新冠高峰,到紧接着的流感爆发,再到现在的支原体感染,这十个月来医疗系统一直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或许外科系统一如往常,但门急诊、发热门诊却是一直在加班加点。

 

以多巴胺个人的工作状态来举例说明,几乎每一天都是接班后便抬不起头,等待抬头时已经交班下班了,其中只有几分钟吃饭时间,就算是想上个厕所还在心中坚持:“等看完这个病人再去厕所”,真要是等看完了手中的病人却又想:“再看完这一个再去吧。”好不容易憋不住了要去厕所了,还得向赵大胆通报:“我去厕所了,两分钟,让病人等一会。”

 

和儿科医生相比,身为急诊内科医生的多巴胺尚算作幸福一点,因为总有下班时间,总能够抽几分钟去趟厕所。而儿科医生,则每每上班就要陷入孩子们的汪洋大海之中。看完门诊上急诊,上完急诊去病房,搞完病房又去门诊。白连夜,夜连白。

 

有人说,既然如此缺医生,为什么不多安排几个医生上班?

 

道理很简单,医生不可能持续24小时X7天上班,总归要有休息时间,总归要有上班下班的计划安排。并不是冲锋一次就结束战斗,而是一场持久战。更何况,医生工作的地方也并不只是你眼中的诊室那一小块,还有病房、抢救室、留观室,甚至有一些医生还有手术,还要搞科研。

 

就算是多巴胺这样与世无争躺平的医生,你以为就只是上班坐在那里几个小时这么简单吗?可怜的休息时间里,还有学分要刷,公需课要听,各种APP要刷,各种打卡,还有一些专业方面的知识要更新学习。当然,还要有一些不得不参加的社会活动,还有一些家庭事物要处理。

 

总而言之一句话,上班很充实,下班很忙碌。

 

也有人说,既然医生们都这么忙,为什么多招几个医生?

 

老铁们,这个问题又扎心了。

 

招人是需要付出成本的,是需要钱的,你以为多看那么几个病人就够付给一个人的工资了吗?你以为医院赚了你多少钱吗?

 

招人是需要培养的,你以为随便招几个人来就能够独当一面了吗?尤其是儿科、急诊这样需要面对突发复杂情况的科室。

 

招人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在内卷这么严重的环境下,你以为随随便便就从社会上毫无门槛招人吗?更何况,但凡是有点门路,有点理想的人,谁会愿意去干儿科和急诊?

 

于是,便出现了每当有疫情的时候,即使有内科、外科医务人员支援急诊和发热门诊,依旧是人山人海,大家依旧是焦急等待。

 

如果你不相信,可以找几个熟人问问,当地医院的儿科、急诊,这几年有多少人离职了,又招了多少人?

 

疫情之间,多巴胺所在的科室招了一个年轻人,多巴胺告诉他:“以后这江山就是你的了。”可前几个月,年轻人离职了,急诊科又只剩下我们几个头秃腰驼的老家伙了。

 

再举个例子以佐证人手不足的现状:半个月前,赵大胆就突发高热,肺炎了。但只休息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就强打着精神继续上班了。某一天,小姐姐在急诊抢救室里突发腹痛,多巴胺让她去做个超声,可她非坚持到看完病人下班后再去给自己检查。前几天本打算去雄安参加中国健康品牌大会和几个老朋友相会的,结果因为排班紧张又临时取消了行程。昨天,一个美女患者问多巴胺:“我就想知道,你们天天接触这样的病人,为什么自己不生病,是不是有什么药可以预防?”多巴胺告诉她:“预防的办法就是,我们一个月前就先后被感染了,现在身体内是满满的抗体!”

 

当然,如果你真是抱着:“你们爱干不干,有大把的人等着干!”这种观点的话,多巴胺也无话可说,只能说:“你说得都对!”

 

也有人会向视频中这个男士说的那样:“既然看不了,为什么要放一千个号?”

 

你以为医院、医生想放一千个号吗?要知道干得多、错的多,忙中出错是不可避免的。要明白,医生们也想轻松一点。如果医生能只看二十个病人,我为什么非要看一百个呢?

 

答案无非就是,医院、医生是没有资格去只放一百个号、三百个号的,特别是儿科、急诊这样大众所需的科室。这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体现,哪怕自己累死,也不能将病人拒之门外。

 

但是,人心都是不能直视阳光的。多巴胺相信,如果视频中这个男士的号在前几百的话,他就不会这么争吵了。如果医生真得停止挂号了,他就会吵的更厉害了。他不会想到,如果医院因为满负荷就停止挂号了,他连等的机会都没有。他也不会考虑,如果医院不继续放号的话,后面有需要的人该怎么办?

 

当然,他也许想到了这些。只是因为焦急等待而发了些牢骚,只是想通过质疑、争吵来获取一点“被优先”的特权吧。毕竟这种事情在日常生活中的处理原则基本上就是:“爱哭的孩子有奶吃。”像前段时间发生在新加坡的那件小姐姐因为骂护士而被调查的情况,在我们身边基本上是不会发生的。像这条视频这般的小作文随便一发,便是又一个结局的故事了。

 

如果说医疗行业真的如男子说得那样就是服务行业,那么医院完全可以早早就停号了,你看不上病管我什么事,又不是只有我一家医院?如果说医院真得如网友说得那样故意让你排队,那医院可以完全根据市场经济规律给你搞一个VIP、SVIP、VVIP,你加钱就是了。如果医疗行业真得如大家认为的那样就是一场交易的话,那么你争吵、你搅毛、你矫情,医生完全可以将你拒之门外。

 

但事实又怎么样呢?

 

“病人虐我千万遍,我待病人如初恋!”

 

从新冠疫情到流感,从流感到支原体,无数医务人员都是在坚持,都是在抛家舍业奋战。即使到了前段时间,全社会污名化医务人员,有人带头黑化医务人员,有人动辄以阴谋论来诬陷、攻击医务人员,有人以个别现象来诋毁全行业,医务人员不还是坚持在战斗岗位吗,不还是浸泡在高浓度的支原体环境下吗?

 

即使现在医务人员不仅要会看病,还要学会算账,不还是兢兢业业为大家服务吗?即使如今医务人员不仅工作量剧增,而且收入下降,不依然在不停为大家加号吗?即使此刻医务人员已经被污名化,在被人眼中成了过街老鼠,不还是在履行医学生誓言吗?

 

想起来也确实让人觉得挺沮丧的,多巴胺一直以为新冠疫情结束后,会在武汉某个地方为在这场战役中殉职的同行们立个碑,好让后人知道我们经历过什么,好让我们有个可以去缅怀的地方,好让后辈能够在激励中继续身披白衣前行,好让同行们以后能够有资格用上“牺牲”两个字。

 

没想到,到如今依旧如此。一言不合就搞小作文,稍有不满就攻击医德。

 

多巴胺想了想,让自己扎心,让同行们觉得委屈的根本原因或许很复杂,但有一条却是不争的事实,那就是:大家将看病当成一件没有人情热度的冰冷交易,医务人员却还在内心坚持着一份初心。别人觉得自己花了钱,你却认为自己是帮助了别人。

 

挺讽刺的。

 

来源:“最后一支多巴胺”微信公众号,作者:最后一支多巴胺

原标题:《让医务人员觉得委屈、扎心的原因是什么?》

图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