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红眼病:俗称的“红眼病”是传染性结膜炎,又叫暴发火眼,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眼炎。流行程度和危害性以病毒性结膜炎为重。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以春夏季节多见。红眼病是通过接触传[阅读全文:]
摘要: 概述 布尼亚病毒 布尼亚病毒具球形、有包膜和分节段负链RNA病毒。因首先从乌干达西部的布尼亚韦拉分离到本科的。代表种──布尼亚韦拉病毒而得名。直径 90~100纳米,从包膜伸出许多糖蛋白突起, 内有3个螺旋对称的核壳,分别含大(L)、中(M)、小(S)3个RNA节段,其总分子量为(6~7)×106。多数具有3种主要的病毒粒蛋白质。病毒粒成熟时芽生细胞高尔基体表面光滑的小泡内或其附近。 分类 根据血清学和有限的生物化学分析,已确定有4个属,即布尼亚病毒属、白蛉病毒属、内罗病毒属和乌库病[阅读全文:]
摘要: 导语 蜱虫 蜱虫,蜱属于寄螨目、蜱总科。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全世界已发现的约800余种,计硬蜱科约700多种,软蜱科约150种,纳蜱科1种。我国已记录的硬蜱科约100种,软蜱科10种。蜱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 浅谈 形态虫体椭圆形,未吸血时腹背扁平,背面稍隆起,成虫体长2~10mm;饱血后胀大如赤豆或蓖麻子状,大者可长达30mm。表皮革质,背面或具壳质化盾板。虫体分颚[阅读全文:]
摘要: 概况: 大别山热是由布尼亚病毒感染人而引起的肾综合征出血热。 1981年中国河南和山西发现的轻型出血热主要由褐家鼠传播。日本曾发生由大家鼠引起的城市型出血热,1975年以来又发现由大白鼠引起的出血热在实验室暴发。野鼠的尿、粪便或唾液污染皮肤伤口,或吸入扬起的污染尘埃和吃喝污染饮料食物,均可引起感染。鼠体外寄生的革螨和恙螨曾被怀疑为媒介,但还缺乏病原学证据。1978年用[阅读全文:]
摘要: 概述 第八因子,既是救命仙丹,也是致命药剂。患上血友病已十分不幸,更为不幸的是,为缓解血友病病情使用血制品竟染上艾滋病毒。目前,全国已知的这类不幸人群多达百余人,他们中有人自2000年左右,即开始向制作、供应血制品凝血八因子的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提出赔偿要求。然而双方各执一词,纠葛至今,求偿问题仍未解决。[2] 2009年12月底,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中国医药集团大厦,40余名血友病艾滋感染者及其家属,与该集团旗下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以下简称上生所)人员发生[阅读全文:]
摘要: 简介 南美锥虫病 南美锥虫病是一种由克氏锥虫感染引起的慢性心肌病和巨食道或巨结肠疾病。 访病是巴西医生恰加斯于1909年发现的,因此也被称为恰加斯病。它是寄生虫克氏锥虫引起的一种可威胁生命的疾病。曾仅限于南美洲的南美锥虫病已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目前估计全球有1000万人感染,但高危人群超过2500万人。如果在感染后的急性期即开始治疗,这种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但疗效随患者染病时间的延长而减弱,因此,应当尽早治疗感染者。 [1] 体征与症状 该病分两个阶段: 最初的急性期在感染之后持续[阅读全文:]
摘要: 概述 HIV系统进化树 CRF12_ BF是属于HIV-1亚型艾滋病病毒的一种重组亚型病毒。艾滋病病毒分为两个亚型,包括HIV-1和HIV-2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属于慢病毒属,是一种潜伏期极长的逆转录病毒。HIV分 为两型:HIV-1与HIV-2。多数国家的HIV感染是由HIV-1造成的,并且感染HIV-1后超过90%的患者会在10-12年内发病成为艾滋病;HIV-2主要分布在西部非洲,其感染往往没有相关的病症。 HIV-1与HIV-2两者都来自中西部非洲,并从灵长类动物传到[阅读全文:]
摘要: 外国人出入境管理法细则(Foreigner entering/leaving country control law regulation ;Alien Immigration Act Rules)。 外国人出入境管理法细则[1],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实施细则的简称,具体是指国务院常务会议2010年04月27日前通过的《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实施细则〉的决定》所公布的法律法规细则[阅读全文:]
摘要: 疫情突然爆发 1949年10月14日,在察哈尔省接近省会张家口的康保境内联合县租银地的一个名为察汉崩崩村的村庄内首先出现鼠疫疫情。数日之后即呈现出流行趋势。10月26日,疫情就已经侵入张家口市。染病者快则一天,慢则三至五天即死亡[1] 张家口鼠疫的发生及其演进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传染的病死率极高、社会危害性极大的烈性传染病。根据已有研究证明,近现代以来华北地区鼠疫流行非常普遍,其中以1917年、1929年、1931年和1942年鼠疫大流行造成的危害和伤亡最大。新中国建立不久,察北专区即出现了[阅读全文:]
摘要: 概述 中文名:透明丝孢霉病 英文名:hyalohyphomycosis 别 名:明色丝菌病 透明丝孢霉病(Hyalohyphomycosis)是一组由非暗色真菌引起的组织学上以透明菌丝为特征的感染性疾病一般HE染色看不到,仅在PAS或银染色才能见到红色或黑色菌丝鶒1982年由Ajello和McGinnis提出与暗色丝孢霉病相对应的本病名称鶒。提出这两个病名意义在于可以不断地容纳新的病原真菌而不需要为每个新菌种建立病名。但已用病原菌命名且广泛使用者如曲霉病仍使用原名称。 流行病学[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