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疾病概述 登革出血热 登革出血热(denguehenorrhagicfever,DHF)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皮疹、出血、休克等为主要特征,病死率高。 病原学 登革出血热登革病毒(Dengueviruses)为B组虫媒病毒,归类于披膜病毒科(Togaviridae)、黄病毒属(Flaviviruses)。病毒有RNA基因组衣壳,呈哑铃形、杆状或球形,直径为40~50nm。可在乳鼠脑内和组织细胞中培养繁殖,以白纹伊蚊细胞纯株(C6/36)最为敏感。登革病毒有Ⅰ[阅读全文:]
摘要: 概述 腮腺炎唾液腺有3对,腮腺、舌下腺和颌下腺,其中最大的一对是腮腺。小儿得了腮腺炎后,面部就像打肿脸的胖子。因为腮腺位于两侧面颊近耳垂处,腮腺炎时肿大的腮腺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蔓延,故腮腺炎在民间称为“大嘴巴”。有的地方也有“猪头肥”的说法.因为有时会肿的比较严重而趋于“猪头”,所以人们也有叫这种症状为“猪头肥”的习惯. 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阅读全文:]
摘要: 简介东方马脑炎(eastern equine encephalitis,EEE)于1933年首先发现在美国东部的马场内,从病马脑组织中分离出病毒。1938年从病人脑组织中也分离出同样病毒,其引起的人类脑炎症状十分凶险。我国对该病研究起步相对较晚,1991年李其平等从新疆一组全沟硬蜱中分离出该病毒,陈立等对国内13个地区人群血清进行了抗体调查。福建各地医院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病因不明的“病毒脑”患者,此实验室每年都能接到各地医院送来要求检验的此类病例标本近百例,预计全省病例当不在少数,但因条件、技术所[阅读全文:]
摘要: 疾病介绍 霍乱、副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古典生物型和艾尔托(ElTor)生物型所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弧菌产生的肠毒素是致病的主要因素。临床表现轻重不一,病情严重者有剧烈泻吐、米泔样便、大量水和电解质的迅速丢失、低容量休克、代谢性酸中毒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及时者病死率较高。发病多在夏秋季节,流行地区全年均可发生,多见于沿海、江河、水网地区。 诊断要点 【诊断要点】 一,流行病学资料 夏秋季节,在流行区有无密切接触史1周内有喝生水、食物不洁、聚餐史、周围环境及个人卫生条件差有助[阅读全文:]
摘要: 概述 西方马型脑炎(western equine encephalitis,WEE)是由西方马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人马共患的病毒性疾病。病程3~5 天,大多在8~14 天。成年人多无后遗症,乳幼儿后遗症常有智能低下、情绪不稳、四肢强直性瘫痪。老年患者则表现为精神障碍和人格改变。 描述 西方马型脑炎(western equine encephalitis,WEE)是由西方马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人马共患的病毒性疾病。1930 年Meger 从患脑炎的马群中分离到本病毒, 1937 年又从1 名死于脑[阅读全文:]
摘要: 病原学 Q热症状(肺炎)伯纳特立克次体(Q热立克次体)的基本特征与其他立克次体相同,但有如下特点:1.具有滤过性;2.多在宿主细胞空泡内繁殖;3.不含有与变形杆菌X株起交叉反应的X凝集原;4.对实验室动物一般不显急性中毒反应;5.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强。在干燥沙土中4~6℃可存活7~9个月,-56℃能活数年,加热60~70℃30~60分钟才能灭活。抗原分为二相。初次从动物或壁虱分离的立克次体具Ⅰ相抗原(表面抗原,毒力抗原);经鸡胚卵黄囊多次传代后成为Ⅱ相抗原(毒力减低),但经动物或蜱传代后又可[阅读全文:]
摘要: 概述 人类埃立克体病(human ehrlichiosis)是由埃立克体经蜱传播所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埃立克体是立克次体科中的一个属,主要侵犯白细胞和血小板。临床表现和其他立克次体病类似。 历史 埃立克体病是1986年在美国阿肯色州发现的一种新的立克次体病,1991年从患者血液中分离出病原体,命名为查菲埃立克体(Ehrlichia chaffeeusis)与犬埃立克体的生物学特性非常相似,血清学与犬埃立克体有很强的交叉反应,16sr RNA基因序列与犬埃立克体序列关系密切,同源性达9[阅读全文:]
摘要: 历史 世界仅存的两份天花病毒 一般相信在史前时代应该已经有这种疫症,距今至少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这一点已被考古学家所证实。他们从西元前1157年去世的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木乃伊的脸部、脖子和肩膀上,都找到了患过天花所造成的外形丑陋、皮疹发作过的印迹。经考古学家和古代病理学家研究,认为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现在所找到的最早的一个天花病例。他们据此推断,可能早在西元前1161年的时候,天花就开始袭击埃及了。 大约西元前1000年,商队把天花从埃及带入印度。公元前四世纪希腊雅典和斯巴达进行战争,雅[阅读全文:]
摘要: 简介 姜片虫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属复殖目,片形科,姜片吸虫属,扁形动物门吸虫纲,雌雄同体。成虫长20~75mm,宽8~20mm,厚0.5~3mm,是人体寄生虫中最大的吸虫之一,虫体扁平,状如鲜姜的切片,故名。活时呈肉红色,体表满布皮棘,前端腹面有口吸盘,腹吸盘较口吸盘大,虫卵呈长椭圆形,淡黄色,大小为130~140×80~85μm 。卵的外形与肝片吸虫卵极为相似。虫卵随粪便排出落入水中,于适宜的温度(32℃)下经3~4周,卵细胞发育为毛蚴(见图)。毛蚴逸出后在水[阅读全文:]
摘要: 分类 罗斯河病毒分类学属于病毒类Alphavirus,是家庭Togaviridae的一部分。 alphaviruses是一个小组小被包围的single-strand正面感觉核糖核酸病毒。 RRV属于“旧世界” (欧亚非洲澳洲) alphaviruses小群和被认为密切相关对Sagiyama病毒。virions在蛋白质capsid 700直径的?包含他们的染色体。 他们描绘为作为三聚的二聚体(E1和E2)被埋置的二糖蛋白出现在一个主人获得的油脂信封。[2] 由于RRV通过被认为树木病毒的蚊子传染[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