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网>> 医学分类 >> 基础学科 >> 病理学

该分类下有563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病理学" 分类下的词条

毛细血管扩张
编辑:0次 | 浏览:4204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8-14 10:24
标签: 毛细血管扩张

摘要: 毛细血管扩张毛细血管扩张也叫红血丝,指皮肤或粘膜表面的这些血管呈丝状、星状或蛛网状改变。为鲜红色,玻璃片压迫后不退色,单发或多发,缓慢发展,或发生后无明显增大,可限于某部位,也可范围较广泛,既可以是局部的改变,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特殊表现形式。大多不能自行消退,良性经过,影响美容。毛细血管扩张,可以原发,如血管痣,遗传性良性毛细血管扩张等。也可以继发于即硬皮病、酒渣鼻等疾病。 病因病理 毛细血管扩张毛细血管扩张,一般分为两类:原发性和继发性。原性性,多为遗传性,父母就有面赤现象。 (1)[阅读全文:]

毛细血管
编辑:0次 | 浏览:11408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8-14 10:24
标签: 毛细血管

摘要: 概述 毛细血管毛细血管(capillary)是管径最细,分布最广的血管。它们分支并互相吻合成网。各器官和组织内毛细血管网的疏密程度差别很大,代谢旺盛的组织和器官如骨骼肌、心肌、肺、肾和许多腺体,毛细血管网很密;代谢较低的组织如骨、肌腱和韧带等,毛细血管网则较稀疏[1]。 结构 毛细血管管径一般为6-8μm,血窦较大,直径右达40μm。毛细血管管壁主要由一层内皮细胞和基膜组成。细的毛细血管横切面由一个内皮细胞围成,较粗的毛细血管由2-3个内皮细胞围成。内皮细胞基膜外有少许结缔组织。在内皮细[阅读全文:]

槟榔肝
编辑:0次 | 浏览:14443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8-14 10:24
标签: 槟榔肝

摘要: 简介槟榔肝(nutmeg liver):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区除淤血外,肝细胞因缺氧、受压而萎缩或消失,小叶外围肝细胞出现脂肪变,这种淤血和脂肪变的改变,在肝切面上构成红黄相间的网络状图纹,形似槟榔,故有槟榔肝之称。 特点慢性肝淤血右心衰竭可引起肝淤血。光镜下可见肝小叶中央静脉及其附近的肝血窦高度扩张淤血;肝细胞因缺氧和受压 而发生萎缩、甚至消失;严重肝淤血可引起肝细胞坏死;肝小叶周边部的肝血窦淤血缺氧较轻,肝细胞可有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大体,肝体积肿大,质软,切面呈红(淤血区)、黄肝细胞脂[阅读全文:]

椎管内结核肉芽肿
编辑:0次 | 浏览:3171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8-14 10:24
标签: 椎管内结核肉芽肿

摘要: 疾病概述 椎管内结核肉芽肿椎管内结核系指结核性肉芽肿位于在硬膜外或硬膜下,引起脊髓功能障碍,临床基本特点渐进性脊髓受压症状和体征。有学者称之非典型脊椎结核(atypicalspinaltuborcolosis)。椎管内结核性肉芽肿可见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壮年,男女性发病率无明显差别。硬腊外肉芽肿比硬膜下肉芽肿多见,两者比例约为10:1。 椎管内结核肉芽肿(necrotizingsarcoidgranulomatosis,NSG)。病理上显示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在肺内聚集,类似结节病,但坏死和[阅读全文:]

梨状肌综合征
编辑:0次 | 浏览:4153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8-14 10:24
标签: 梨状肌综合征

摘要: 疾病概述 梨状肌综合征梨状肌综合征是引起急慢性坐骨神经痛的常见疾病。一般认为,腓总神经高位分支,自梨状肌肌束间穿出。或坐骨神经从梨状肌肌腹中穿出。当梨状肌受到损伤,发生充血、水肿、痉挛、粘连和挛缩时,该肌间隙或该肌上,下孔变狭窄,挤压其间穿出的神经、血管,而出现的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症,称为梨状肌损伤综合征。 多由于大腿内旋,下蹲突然站立,或腰部前屈伸直时,一旦发生旋转,使梨状肌受到过度牵拉而致损伤。亦可左髋部扭闪时。髋关节急剧外旋,梨状肌猛烈收缩,亦可引起该肌损伤。部分病例仅有过劳或夜间受[阅读全文:]

梗阻性肾病
编辑:0次 | 浏览:3655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8-14 10:24
标签: 梗阻性肾病

摘要: 梗阻性肾病梗阻性肾病是指因为尿流障碍而导致肾脏功能和实质性损害的疾病。本病可以急性发生,也可慢性发生,病变常为单侧性,但不少情况也可以是双侧性。尿路梗阻通常是造成梗阻性肾病的重要原因,但如果该梗阻并未影响到肾实质时一般并不称为梗阻性肾病,而称为阻塞性尿路病(obstructiveuropathy)。肾盂积水通常是梗阻性肾病时的临床发现,但许多梗阻性肾病(例如肾内梗阻)并不一定有肾盂积水。同时许多情况特别是先天性输尿管畸形等,在检查时可以有肾盂扩张,但不一定有肾盂积水。 病因学 梗阻性肾病[阅读全文:]

梅毒性心血管病
编辑:0次 | 浏览:3348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8-14 10:24
标签: 梅毒性心血管病

摘要: 疾病病因 梅毒性心血管病1.梅毒螺旋体侵犯升主动脉当梅毒螺旋体从受损的黏膜入侵人体后,在半小时后即可经淋巴管侵入淋巴结和身体各部位(如肝、肾、肺、心、骨及关节、脑等),其中部分梅毒螺旋体经肺部淋巴管侵入主动脉的滋养血管,而病变多在升主动脉处,罕见侵犯心肌,其原因可能是升主动脉淋巴组织较多,而心肌极少有淋巴引流。螺旋体侵入升主动脉后,多于10~25年后方出现病变的症状和体征,但少数亦可在1~2年内出现症状。 2.梅毒螺旋体侵入人体后引起免疫反应螺旋体侵入人体8~9周后,在人体内不断增殖并引[阅读全文:]

桡骨小头骨折
编辑:0次 | 浏览:3735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8-14 10:24
标签: 桡骨小头骨折

摘要: 疾病概述 桡骨小头骨折 桡骨小头骨折别名桡骨下端骨折,脐尿管囊肿及脐尿管瘘均较罕见。但在临床手术中发现膀胱顶部正中有幕形凹隐,或下腹正中发现有未全闭锁之脐尿管段,则并非罕见。当然这种情况均不成为临床问题。 桡骨头表面被有软骨,中部凹入呈杯状与肱骨小头关节面相对。当肘关节伸直时,仅桡骨头之前半部与之相接触。屈肘时两者全吻合,杯状面之尺侧为一半月形的倾斜面,于旋前时与滑车之桡侧边缘相接触, 桡骨头周边也被有软骨,称柱状唇(cylindricalrim),与尺骨之桡骨切迹组成上尺桡关节。桡骨头[阅读全文:]

桡骨下端骨折
编辑:0次 | 浏览:4039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8-14 10:24
标签: 桡骨下端骨折

摘要: 疾病概述 桡骨下端骨折桡骨下端骨折多见于成年及老年人。其骨折发生在桡骨远侧端3cm范围内。桡骨下端膨大,由松质骨构成,松质骨与坚质骨交界处为应力上的弱点,此处容易发生骨折。 桡骨下端构成桡腕关节,其关节面向掌侧倾斜10-15°,向尺侧倾斜20-25°,当骨折发生移位元时,其关节面角度发生改变,因此可形成常见的伸直型骨折(colles)和屈曲型(smith)骨折,曲型骨折(Smith骨折)占四肢骨折的0.11%,关节面骨折伴腕关节脱位(Barton骨折)罕见。 疾病原因 桡骨下端骨折 1[阅读全文:]

桡神经麻痹
编辑:0次 | 浏览:3876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8-14 10:24
标签: 桡神经麻痹

摘要: 桡神经麻痹 疾病概述 桡神经麻痹挠神经在腋窝可因丁字杖支撑压迫而发生瘫痪,但神经绕过肱骨的一段最接近浅表而更易受损,常因睡眠中被压或骨折而受损。手术时上肢长期外展,亦可引起桡神经损伤。铅中毒及酒精中毒,特别容易损害挠神经。 桡神经麻痹的最突出表现为腕下垂。高位损伤产生完全性桡神经麻痹:不能伸肘、伸腕和伸指,拇指不能伸直和外展,前臂在半旋前、半旋后位时不能屈肘(肱桡肌瘫痪),不能将前臂旋后(旋后肌瘫痪),肱三头肌反射消失。肱骨中段病损时,肱三头肌功能完好。病损在肱[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