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网>> 医学分类 >> 基础学科 >> 病理学

该分类下有563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病理学" 分类下的词条

急性炎症
编辑:0次 | 浏览:4517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8-14 10:22
标签: 急性炎症

摘要: 急性炎症急性炎症是机体对致炎因子的刺激所发生的立即和早期反应。急性炎症的主要特点是以血管反应为中心的渗出性变化,导致血管内的白细胞和抗体等透过血管壁进入炎症反应部位,消灭病原体,稀释并中和毒素,为炎症修复创造良好的条件。急性炎症起病急骤,持续时间短,仅几天到一个月,以渗出病变为其特征,炎症细胞浸润以粒细胞为主。 渗出过程 急性炎症时血流动力学变化模式图(一)血管反应和血流动力学改变血管反应首先表现为炎性充血(inflammatoryhyperemia),是指微循环中血管舒缩和血流速度及血[阅读全文:]

急性乳突炎
编辑:0次 | 浏览:2918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8-14 10:22
标签: 急性乳突炎

摘要: 急性乳突炎急性乳突炎是乳突气房粘膜及骨质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多由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发展而来。儿童多见。其病因及病理为:由于机体抵抗力弱,致病的毒力强,或治疗处理不当等,使中耳炎症继续发展,鼓窦入口被肿胀的粘膜堵塞,乳突内的脓液引流不畅,蓄积在乳突气房内,气房粘膜坏死脱落,骨壁因受脓液压迫及自身炎性病变的影响,发生脱钙、坏死,房隔破溃,气房融合,形成一大的脓腔,称融合性乳突炎或乳突蓄脓。若由溶血性链球菌或流感杆菌引起的急性乳突炎,乳突骨壁多保持完整,气房内充满血性分泌物,称出血性乳突炎。急性中耳炎虽[阅读全文:]

急性中毒性脑病
编辑:0次 | 浏览:2659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8-14 10:22
标签: 急性中毒性脑病

摘要: 急性中毒性脑病急性中毒性脑病是在小儿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病变,好发于1~3岁小儿。在原发病的过程中,如上感、肺炎、细菌性痢疾等,突然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是由于机体对感染及毒素的一种免疫反应,不是病原体直接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因有弥漫性脑水肿,引起一系列脑症状。 检查1、血尿常规、血沉、血糖血脂及心电图应列为常规检查项目。 2、脑脊液压力增高而其常规、生化检测正常。 3、头颅CT扫描。 4、磁共振(MRI)。 细菌性痢疾 急性中毒性脑病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是以中毒症状为主的细菌性痢疾。3~5岁[阅读全文:]

心血管疾病
编辑:0次 | 浏览:3863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8-14 10:22
标签: 心血管疾病

摘要: 概述 心血管疾病心脏是一个中空的肌性器官,位于胸腔的中部,由一间隔分为左右两个腔室,每个腔室又分为位于上部的心房和下部的心室两部分。心房收集入心血液,心室射血出心。心室的进口和出口都有瓣膜,保证血液单向流动。 心脏的主要功能是给躯体供氧和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等)。简言之,心脏是通过从躯体收集乏氧血液,并将其泵入肺,在经过充分气体交换后,心脏将富氧血液泵到全身组织器官来完成其功能。 分类体征 高血压 心血管疾病--切片图 不少年轻人认为,高血压是老年人才得的病,与自己无关。其[阅读全文:]

心脏破裂
编辑:0次 | 浏览:7141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8-14 10:22
标签: 心脏破裂

摘要: 心脏破裂 临床表现 心脏破裂心脏出血外溢,心包裂口保持开放畅通者,血液将从前胸伤口涌出或流人胸膜腔。临床上出现低血容量征象:如面色苍白、呼吸浅弱、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病人可快速陷入休克,因大出血死亡。伤员呈现休克,诉胸痛,呼吸急促,心率快,心音弱,脉率快,脉量小,血压低,颈静脉怒张,静脉压升高。根据创伤病史及上述体征应立即进行紧急治疗。心包腔穿刺抽出新鲜血液虽可明确诊断,暂时缓解心脏压塞症状,但约有25~40%的伤员因血块堵塞,穿刺未能抽得血液。穿刺还可能引起冠状动脉分支受损伤。心脏破[阅读全文:]

心肌脂肪浸润
编辑:0次 | 浏览:2828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8-14 10:22
标签: 心肌脂肪浸润

摘要: 心肌脂肪浸润:心包脏层脂肪组织显著增多,心肌间质出现脂肪组织,心肌萎缩,可致心肌破裂、出血、猝死。[阅读全文:]

心肌病
编辑:0次 | 浏览:4522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8-14 10:22
标签: 心肌病

摘要: 心肌病心肌病(DDM)是一组由于心脏下部分腔室(即心室)的结构改变和心肌壁功能受损所导致心脏功能进行性障碍的病变。疾病别名:所属部位:胸部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心胸外科症状体征:心音异常 心脏杂音 心脏震颤 心脏增大 心悸 病因 心肌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心肌疾病,它不包括病因明确的或继发于全身疾病的特异性心肌病。心肌病可分为三种:扩张型性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和限制性心肌病。其中以扩张型心肌病和肥厚型心肌病较为常见。心肌病的发病原因至今未明。 (1)扩张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可能和某些因素病[阅读全文:]

心源性休克
编辑:0次 | 浏览:5762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8-13 14:00
标签: 心源性休克

摘要: 心源性休克由于心脏功能极度减退,导致心输出量显著减少,并引起严重的急性周围回圈衰竭的一种综合征。是心泵衰竭的极期表现,由于心脏排血功能衰竭,不能维持其最低限度的心输出量导致血压下降,重要脏器和组织供血严重不足,引起全身性微循环功能障碍。从而出现一系列以缺血、缺氧、代谢障碍及重要脏器损害为特征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临床表现有血压下降心率增快、脉搏细弱、全身软弱、无力、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发绀、尿少或尿闭、神志模糊不清、烦躁或昏迷若不及时诊治,病死率极高。是心脏病最危重征象之一。 疾病概述 心源性休[阅读全文:]

心力衰竭细胞
编辑:0次 | 浏览:3342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8-13 14:00
标签: 心力衰竭细胞

摘要:   介绍 心力衰竭细胞(heart failure cells):左心衰竭肺淤血时,有些巨噬细胞吞噬了红细胞并将其分解,胞浆内形成含铁血黄素,此时这种细胞称为心力衰竭细胞。   相关条目 心力衰竭细胞    衰竭  巨噬细胞    红细胞      胞浆     含铁血黄素  [阅读全文:]

微小膜壳绦虫病
编辑:0次 | 浏览:2464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8-13 13:59
标签: 微小膜壳绦虫病

摘要: 微小膜壳绦虫病内容微小膜壳绦虫病 hymenolepiasis nana   微小膜壳绦虫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肠道寄生虫病。又称短膜壳绦虫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胃肠系统和神经症状。本病呈世界性分布,温热带较多。前苏联南部,中、南美洲及印度等地均有流行。中国的北京、山西、河南、江苏、湖北、辽宁、吉林、青海、广东、台湾等11个省、市也有报道,新疆及台湾的某些地区感染率较高,儿童发病多。   微小膜壳绦虫(Hymenolepis nana)或称短膜壳绦虫,为一种小型绦虫,属圆叶目,膜壳科,膜壳属。虫体长5[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