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网>> 医学分类 >> 基础学科 >> 病理学

该分类下有563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病理学" 分类下的词条

盆腔淤血综合症
编辑:0次 | 浏览:2913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8-14 10:26
标签: 盆腔淤血综合症

摘要: 盆腔淤血综合症 疾病诊断 盆腔淤血综合症如前所述,盆腔瘀血症的症状涉及范围极广,而体征上又与某些其他病变混同,因此常造成临床诊断上的困难。但如能详细询问病史,注意症状与体征上的差异,除外其他有关疾病,适当应用盆腔静脉静脉造影及腹腔镜检查,即可作出较为可靠的诊断。以下几点可以提供参考: 一、病人多为生育年龄妇女,有过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生产、流产史,继某次生产或流产后不久,出现上述慢性盆腔疼痛,低位腰痛、性感不快、痛经等症状,但并无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史。 二、自觉症状与客观检查所见不相适应。病人[阅读全文:]

白色梗死
编辑:0次 | 浏览:2361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8-14 10:26
标签: 白色梗死

摘要: 介绍白色梗死(white infarct):发生于动脉阻塞,常见于心、肾、脾等组织结构比较致密和侧支血管细而少的器官, 说明当梗死灶形成时,从邻近侧支血管进入坏死组织的出血很少,故称为贫血性梗死。梗死灶呈灰白色,因而又称白色梗死。[阅读全文:]

白点病
编辑:0次 | 浏览:3340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8-14 10:26
标签: 白点病

摘要: 白点病 简介 白点病白点病是一种最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病,多发于秋末春初水温较低的季节鲤科和慈鲷科的热带鱼较易感染。白点病也叫小瓜虫病,小瓜虫虫体(l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呈球形,全身披有纤毛,直径约0.8mm,为肉眼可见的小白点。在水温18-23℃的情况下,小瓜虫常寄生在鱼的皮下、尾鳍和鳃部,吸食鱼体组织的营养,并刺激鱼体分泌大量粘液,因此在鱼体表形成一个个白色脓泡,遍布鱼全身。热带鱼患此病时,表现在鱼鳍上先出现白点,鱼儿显得精神呆滞、漂浮于水面,很少活动。或[阅读全文:]

白塞综合症
编辑:0次 | 浏览:2715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8-14 10:26
标签: 白塞综合症

摘要: 白塞综合症 病因学 白塞综合症有证明免疫异常在Behcet病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但其病因和发病机理仍未完全阐明。 一)感染1.病毒早期认为病毒为其发病原因,后经流行病学,组织培养、血清学、动物接种,免疫荧光及电镜等检查均未能得到进一步证实。洗染报告认为发病可能与慢病毒感染引起的自体免疫异常有关;还有些报告发现HSV-1与本病发生关系的证据,如患者血中抗HSV-1与本病发生关系的证据,如患者血中抗HSV-1抗体滴度升高HSV-1影响CD4淋巴细胞而致免疫异常以及HSV-1具有与本病周围血淋[阅读全文:]

白塞氏病
编辑:0次 | 浏览:3989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8-14 10:26
标签: 白塞氏病

摘要: 白塞氏病白塞氏病是一原因不明的细小血管炎为病理基础的慢性、进行性复发性、多系统损害的疾病。以口腔、外阴溃疡、眼炎、皮肤损害为临床特征。 疾病概述 白塞氏病(Behcetdisease)又称白塞氏综合征(Behcetsyndrome),或眼-口-生殖器(oculo-oral-genitalsyndrome)。是1937年由土耳其皮科医生Behcet产生报告。白塞氏病与复发性口腔溃疡关系密切,90%-100%的前不见古人均可发生复发性口疮。但其不仅侵犯眼、口及生殖器,而是可使全身多个系统受累的[阅读全文:]

瘢痕疙瘩
编辑:0次 | 浏览:2965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8-14 10:26
标签: 瘢痕疙瘩

摘要:   疾病概述 瘢痕疙瘩瘢痕疙瘩大体可分为原发型和继发型两大类。原发型疤(瘢)痕疙瘩,多在胸前或肩后,初起小红点伴痒,逐渐由小到大,由软变硬,色红或暗红,有索条状、蝴蝶状、圆形、不规则形等。继发型疤(瘢)痕疙瘩也叫增生型疤痕疙瘩,又分为:痤疮性疤痕疙瘩和疤痕癌。多因烧烫伤、创伤、痤疮、感染化脓或因采用手术、激光、冷冻、植皮、激素药物封闭后都会引起受损组织过度增生和皮下组织破坏变性,凸出皮肤 ,色红或暗红伴痒或刺痛,部分有明显向外延伸的毛细血管,饮酒或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后症状有加重倾向[阅读全文:]

瘘管
编辑:0次 | 浏览:6852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8-14 10:26
标签: 瘘管

摘要: 瘘管 正文  中空器官与中空器官,或中空器官与皮肤或粘膜之间长期不愈合的异常管道。瘘管底常存有失活组织和异物,内壁多为老化的结缔组织,并不断排出分泌物、排泄物或浓汁。它和窦道的区别仅在于后者不与中空器官相通。瘘管有先天性与后天性两种。前者属于胎生畸型,如脐尿瘘;后者是某些原发病(如鬐甲部化脓性粘液囊炎)的晚期并发症或后遗症,兽医临床常见的多属于这一种。此外还有人工制造的瘘管(见实验外科)。   瘘管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征候,通常冠以瘘管发生部位名称,以资鉴别。如胃瘘、鬐甲瘘等。[阅读全文:]

痛风性关节炎
编辑:0次 | 浏览:2613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8-14 10:26
标签: 痛风性关节炎

摘要: 痛风性关节炎 基本资料 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和其他组织中而引起病损及炎性反应,它多有遗传因素和家族因素,好发于40岁以上的男性,多见于拇趾的跖趾关节,也可发生于其他较大关节,尤其是踝部与足部关节。 主要表现为关节的剧痛,常常为单侧性突然发生。关节周围组织有明显肿胀、发热、发红和压痛。作血尿酸检查可以确诊。应用药物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痛风分原发性和继性两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突出特点是高尿酸血症和结缔组织结构(特别是软骨、滑膜)的尿酸钠晶体沉着[阅读全文:]

痘疹
编辑:0次 | 浏览:5486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8-14 10:26
标签: 痘疹

摘要: 痘疹痘疹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得病者死亡率非常高。严重损坏人容貌的麻子,就是感染痘疹后留下的点点疤痕。痘疹大约在汉代由战争的俘虏传入中国。古医书中的“豆疮”、“疱疮”等都是痘疹的别名。痘疹专家们推测,古代世界大约60%的人会受到它的威胁,1/4的感染者会死亡,幸存者中的一半以上会留下麻面或失明,痘疹是古代最令人恐怖的传染病。 临床表现 痘疹发热,大抵初时与伤寒相似。然伤寒之邪从表入卅,故见各经之证,痘疹之毒则从卅出表,故见五脏之证。如呵欠闷顿,肝证也:乍凉乍热,手足稍冷,多睡,脾证也:面燥腮赤,[阅读全文:]

痒病
编辑:0次 | 浏览:2297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8-14 10:26
标签: 痒病

摘要: 痒病 病原 痒病的病原与牛海绵状脑病类似,均为朊病毒。痒病病毒(PrPSC)是一种弱抗原物质,不能引起免疫应答,无诱生干扰素的性能,也不受干扰素的影响;对福尔马林和高热有耐受性。在室温放置18小时,或加入10%福尔马林,在室温放置6~28个月,仍保持活性。痒病病毒大量存在于受感染羊的脑、脊髓、脾脏、淋巴结和胎盘中,脑内所含的病原比脾脏多10倍以上。 痒病痒病因子对一般理化因素敏感。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痒病因子为病羊脑组织中的一种特异纤维,被命名为朊病毒蛋白质,该物质具有感染性,可以抵抗核酸灭[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