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网>> 医学分类 >> 疾病库 >> 耳鼻喉科

该分类下有116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耳鼻喉科" 分类下的词条

过强反射性鼻炎
编辑:0次 | 浏览:2350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9-03 20:39
标签: 过强反射性鼻炎

摘要: 过强反射性鼻炎 过强反射性鼻炎(hyperreflectory rhinitis)是由于鼻内局部感觉神经轴突反射过强引起的一种高反应性鼻病。以往将其并入血管运动性鼻炎,属其中的“喷嚏型”。现随着对神经肽P物质的认识,人们始将过强反射性鼻炎列为一相对存在的鼻炎类型,Wolf(1988)将其称为过强反射性鼻病。 【诊断】 由于症状与其他高反应性鼻病极为相似,故确切诊断较为困难。有下列情形者可考虑过强反射性鼻炎:①症状发作来去迅速,以喷嚏为主,可有轻度鼻塞;②鼻塞为间断性,持续时间短;③少有鼻溢[阅读全文:]

蝶窦恶性肿瘤
编辑:0次 | 浏览:2961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9-03 20:39
标签: 蝶窦恶性肿瘤

摘要: 疾病名称:蝶窦恶性肿瘤 蝶窦恶性肿瘤 药物疗法:蝶窦开放术;肿瘤切除术;显微镜下肿瘤分次切除术;放疗 基本概述 蝶窦恶性肿瘤临床少见,据Godtfiedson(1947)分析218例鼻窦恶性肿瘤,以发生于上颌窦者最多,占86.7%,筛窦占43.6%,蝶窦占2.3 %。蝶窦恶性肿瘤分原发和继发两种。继发于远处器官转移的有前裂腺癌、骨髓瘤、甲状腺癌、甲状腺癌、肺癌、肝癌、乳腺癌、肾癌等。由邻近器官肿瘤侵入者,主要有鼻腔中的鼻窦、鼻咽和蝶鞍部肿瘤。Barrs(1974)认为蝶窦转移肿瘤,远处转[阅读全文:]

舌白斑
编辑:0次 | 浏览:3674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9-03 20:39
标签: 舌白斑

摘要: 发病原因 舌白斑白斑(leukoplakia)是舌粘膜上的白色斑块,按其恶变倾向分为良性的白色角化症和恶变前期病变的白斑。舌白斑多发生于舌背、舌腹或舌缘,白斑界限清楚,稍高于粘膜表面,颜色为乳白、灰白或微黄的白色。病损表舌腹部白斑面可粗糙不平或有颗粒增生,或呈疣状突起,或糜烂。也可在白斑中散布着一些发红区域。 发生的原因是:白色角化症多由外来因素引起,外来因素主要为局部机构性、化学性、物理性以及炎性改变等刺激。恶变前期白斑多由内在个体素质所致,内在个体素质每个人各异,在同样条件下有人易患癌症[阅读全文:]

腮腺隙感染
编辑:0次 | 浏览:2159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9-03 20:39
标签: 腮腺隙感染

摘要: 由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细菌或邻近组织的炎性病灶,如咽旁脓肿以及局部损伤继发感染等,因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其炎症扩散,可导致腮腺隙感染。【诊断】根据病史及检查所见,诊断不困难,穿刺抽脓可协助诊断。【治疗措施】全身应用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早期局部热敷、理疗或涂消炎膏,如鱼石脂膏,使炎症吸收或局限。一旦脓肿形成,需切开引流,引流的切口做在腮腺肿胀的最突起处,与面神经平行。如脓肿范围广泛,切口可紧贴耳廓前方,经颞骨颧突垂直向下,然后紧贴耳垂弯向后方到乳突尖。使与皮肤附着紧密的腮腺筋膜广泛暴露,然后在筋膜上[阅读全文:]

耳部恶性肿瘤
编辑:0次 | 浏览:2526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9-03 20:39
标签: 耳部恶性肿瘤

摘要:   【概述】  (外耳及外耳道肿瘤)恶性肿瘤发生于外耳者较少见。国外统计发生于耳廓及其邻近结构的恶性肿瘤,约占全身皮肤恶性肿瘤的6%。Friedmann(1974)统计295例耳部恶性肿瘤,其中耳廓者58例(19%),外耳道158例(54%),中耳79例(72%)。外耳恶性肿瘤无论发生于耳廓或外耳道,均以鳞状细胞癌最常见。其次常见者,耳廓为基底细胞癌,外耳道为腺样囊性癌,其他恶性肿瘤如横纹肌肉瘤、恶性黑色素瘤均极少见。  【诊断】  外耳道腺样囊性癌的诊断:   此肿瘤在临床上常被误诊为外耳道炎[阅读全文:]

耳源性脑积水
编辑:0次 | 浏览:2943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9-03 20:39
标签: 耳源性脑积水

摘要: 【概述】 患侧窦血栓性 静脉炎 之后,而引起脑静脉循环障碍,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其特点为脑静脉瘀胀,组织水肿。脑压很高但脑室扩张,与一般性脑脊液增多脑室扩张的脑积水不同,故称耳源性脑积水,亦称耳源性颅内高压症。耳源性脑积水有两种,一是脑脊液增多脑室扩张的真性脑积水,一是侧窦血栓性静脉炎后遗的脑静脉循环障碍性颅内高压症,即假性脑积水。后者比较多见。【诊断】 近期患过颅内并发症如侧窦血栓静脉炎,腰穿压力高,有时眼底水肿,无占位性体征,ct和mri可排除颅内占位 性病 变。上矢状窦静脉造影显示侧窦有血栓[阅读全文:]

潜水性内耳损伤
编辑:0次 | 浏览:2507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9-03 20:38
标签: 潜水性内耳损伤

摘要: 疾病名称:潜水性内耳损伤 潜水性内耳损伤 药物疗法 再加压;回到原来水位压力;取头高位;加压氧气吸入;安定 基本概述 此病亦称减压病(Decompression sickness)。1973年Smith首次描述该症为沉箱病(Caisson disease),即在潜水高压环境中迅速变换压力出现的内耳损伤。潜水员作业中发生率为1%,一般潜入水下每沉10m即增加一个大气压的水压,相当于施加人体17~18Mg的压力。因此潜水时必须吸入压缩性空气或惰气和氧的混合气体,以调节鼓室和鼻腔的内外压力。[阅读全文:]

急性鼻咽炎
编辑:0次 | 浏览:2969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9-03 20:38
标签: 急性鼻咽炎

摘要: 急性鼻咽炎(acute nasopharyngitis)是全鼻咽部粘膜、粘膜下和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主要发生于咽扁桃体。在成人与较大儿童多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 急性鼻咽炎体征 急性鼻咽炎潜伏期1~3天不等,随病毒而异,肠道病毒最短,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较长。起病突然。大多先有鼻和喉部灼热感,随后出现鼻塞、打喷嚏、流涕、全身不适和肌肉酸痛。症状在48h达高峰(病毒脱壳),急性鼻咽炎通常不发热或仅有低热,尤其是鼻病毒或冠状病毒感染时。可有眼结膜充血、流泪、畏光、眼睑肿胀[阅读全文:]

急性单纯性咽炎
编辑:0次 | 浏览:2013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9-03 20:38
标签: 急性单纯性咽炎

摘要: 【概述】急性单纯性咽炎(acute simple pharyngitis)为咽部粘膜及粘膜下组织的急性炎症。咽淋巴组织亦常被累及。炎症早期可局限于某一部分,随病情进展常可涉及整个咽腔。【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咽部检查所见,此病易诊断。但应注意与急性传染病的前驱症状或并发症状相区别,尤其是小儿更为重要。此外,尚需与血液病性咽峡炎相鉴别。此病情之轻重与多种因素有关,若为毒力强的细菌感染,其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分类很高,其全身症状表现严重。为明确致病菌,常采用咽拭子培养及细菌药敏试验,此[阅读全文:]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编辑:0次 | 浏览:3169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9-03 20:38
标签: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摘要: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细菌进入鼓窒引起化脓感染,称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可能部分病例初起为病毒感染,尔后细菌侵入。常见为溶血型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第Ⅲ型肺炎球菌和变形杆菌等。多见于冬春季节,有血液病、营养不良、变态反应及心肺病患者、肾炎、糖尿病者易于诱发。据统计,5~16岁学龄儿童发病率高达3%,5岁以下者高达5%~10%,有时可反复发作多次。爱斯基摩人和美洲印地安人发病率较白人高得多,这是种族基因还是生活条件所致,尚未确定。 病因 (一)咽鼓管感染 止呼吸道感染后,鼻咽部[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