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网 >>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 历史版本
编辑时间历史版本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修改原因
03-15 10:04 最新历史版本 7434 0 6 全文编辑
  返回词条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目录

抗菌作用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包括林可霉素克林霉素,两药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与红霉素类似,克林霉素的抗菌活性比林可霉素强4~8倍,对各类厌氧菌有强大抗菌作用,对需氧革兰阳性菌有显著活性,对部分需氧革兰阴性球菌人型支原体沙眼衣原体也有抑制作用,但肠球菌革兰阴性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支原体对本类药物不敏感。

作用机制

       与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肽酰基转移酶的活性,使肽链延伸受阻而细菌蛋白质合成受抑制。因红霉素与此类药相互竞争同一结合部位,且红霉素结合的亲和力强,而呈拮抗作用,故不宜合用。

临床应用

1.需氧革兰阳性球菌感染

林可霉素,尤其是克林霉素治疗此种感染优于其他药物,但易引起腹泻结肠炎

2.厌氧菌感染

治疗敏感厌氧菌引起的严重感染特别有效,尤其对脆弱类杆菌所致的感染,但不包括消化球菌和除产气夹膜梭菌以外的芽孢杆菌属的厌氧菌感染。对已经确定或怀疑为厌氧菌的严重感染,必须加大剂量方可有效。由于引起呼吸系统感染的各种类杆菌中出现日益增多的抗青霉素菌株,故林可霉素类对吸入性肺炎、阻塞性肺炎肺脓肿的治疗优于青霉素类。

3.其他

静脉注射林可霉素类与口服乙胺嘧啶合用可有效治疗鼠弓形体艾滋病患者引起的脑炎;也可与伯氨喹合用治疗艾滋病患者中、轻度卡式肺囊虫性肺炎。局部应用或口服可有效治疗普通粉刺和细菌性阴道病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

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口服给药较注射给药多见。长期用药也可引起二重感染假膜性肠炎

2.过敏反应

皮疹荨麻疹剥脱性皮炎多形性红斑及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克林霉素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寒战高热等全身性损害。亦可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

3.其他

尚有耳鸣听力下降眩晕、氨基转移酶升高、抽搐等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肝功能不全者、妊娠期妇女、哺乳期妇女、胃肠道疾病、哮喘及过敏体质者慎用,哺乳期妇女、必须用药时应暂停哺乳。新生儿禁用,4岁以内儿童慎用,深部真菌感染者禁用。不宜与红霉素氯霉素联合使用;避免与其他神经肌肉阻滞药联用,否则可引起骨骼肌无力、呼吸抑制或麻痹;不宜与抗蠕动止泻药联用,可导致肠内毒素排出延迟,增加引起假膜性肠炎的危险。用药期间注意大便次数,次数明显增多可能是假膜性肠炎的可能,应立即停药。长期用药应定期检查血象和肝功能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有哪些?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包括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