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镜检查
概述编辑本段
纵隔镜是一种特殊用途的内镜,是在喉镜及硬质支气管镜和硬质食管镜等内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专门用于纵隔检查的内镜。纵隔镜检查术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的检查手段,可对肺癌进行临床分期以指导治疗,尤其对诊断困难的纵隔肿物(包括纵隔淋巴结结核等)可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纵隔镜检查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过去因纵隔肿物诊断不明而进行的开胸活检术。而且纵隔镜可与纤维支气管镜和胸腔镜互补,在诊断纵隔肿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纵隔镜检查用于肺癌的分期,特别是对胸部X线片或CT扫描发现有肿大的淋巴结患者.一些医生认为所有肺癌患者均应行有创性分期检查,而另一些认为仅用于影像学上发现有异常淋巴结的患者.纵隔镜检查可用于诊断纵隔肿块或对有淋巴瘤或肉芽肿病变患者行淋巴结取样.
适应症编辑本段
1.纵隔增宽、纵隔肿块或纵隔病变性质不明确者。
2.临床诊断为肺癌但无病理诊断者。
3.诊断明确的肺癌病人,经CT检查提示纵隔淋巴结转移者,手术前应先做纵隔镜检查,了解转移淋巴结侵犯纵隔及周围器官的程度或范围,估计手术切除的可能性,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开胸探查。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4.颈纵隔镜(SCM)检查对右侧纵隔淋巴结容易探查活检,对于左侧气管旁淋巴结,特别是主动脉弓前淋巴结,颈纵隔镜不能探查到,在这种情况下应作扩大纵隔镜(ECM)。经胸骨上切迹处分离至胸骨后间隙放入纵隔镜,可显露前纵隔、主动脉窗及左肺门的肿大淋巴结,也可同时行SCM和ECM。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禁忌症编辑本段
1.检查部位曾做过手术,如甲状腺手术、气管切开术者,不宜进行纵隔镜检查术。
2.因手术后导致组织粘连和解剖结构不清,再行纵隔镜检查则不易看清纵隔内组织结构,又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损伤无名血管引起致命的大出血等。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3.器官移位、胸椎后凸、胸骨后甲状腺肿、胸主动脉瘤、严重贫血或凝血机制不良。心肺功能不全、上腔静脉梗阻者慎用。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注意事项编辑本段
1.纵隔镜检查术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2%,与操作者的经验有密切关系,熟练的操作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1)周围血管损伤:引起出血,甚至大出血。如出血量不大,可先用纱布压迫止血或用银夹夹闭出血处;一旦发生大出血,应立即开胸止血。
(2)喉返神经损伤:该检查可能损伤左侧喉返神经,出现声音嘶哑,但大多数患者可于术后几个月内恢复。
(3)纵隔胸膜损伤:一侧纵隔胸膜损伤可引起气胸。若已发生气胸,应做胸腔穿刺或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2.受检者应无出血性疾病,无呼吸困难和其他全身麻醉的禁忌证。病变应在气管前、两侧、隆嵴下、总支气管开始部;病变在前纵隔或后纵隔者已超出检查范围。
3.纵隔镜检查宜在手术室内进行,检查时,以全麻并气管插管管理呼吸较为安全。麻醉要深一些,以免在操作时刺激气管引起咳嗽而导致损伤。纵隔镜检查是无菌性手术,无菌技术要求与一般剖胸手术一样严格,并且应有全套剖胸手术器械备用,以便在发生大出血时立即剖胸手术。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4.夹取组织是最关键的步骤,一旦损伤大静脉,造成严重出血,很难处理。在取组织前,应先做试验性穿刺。用手指探索,并用推剥器推剥淋巴结表面筋膜,尽量多钳取淋巴结组织以提高送检阳性率。检查时,纵隔镜一定要置入气管前间隙内,以减少损伤纵隔内大血管的机会。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本站词条内容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www.yxbai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