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网>> 医学分类 >> 基础学科 >> 病理学

该分类下有563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病理学" 分类下的词条

脂褐素
编辑:0次 | 浏览:6178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8-15 10:50
标签: 脂褐素

摘要: 介绍脂褐素(lipofuscin):是蓄积于胞浆内的黄褐色的微细颗粒, 说明电镜下显示为自噬溶酶体内未被消化的细胞器碎片残体,其中50%为脂质。附睾管上皮细胞、睾丸间质细胞和神经节细胞的胞浆内正常时便含有脂褐素。[阅读全文:]

脂肪瘤
编辑:0次 | 浏览:7292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8-15 10:50
标签: 脂肪瘤

摘要: 疾病概述 皮下脂肪瘤脂肪瘤(lipoma)通常被认为是由成熟脂肪细胞组成的一种常见良性软组织肿瘤。由于绝大多数的脂肪瘤不导致直接的症状和并发症,诊断也无困难,因此对脂肪瘤性质的研究未能引起重视,进展较慢。 脂肪瘤包括以下4种类型: ① 通常最常见的脂肪瘤是普通的皮下脂肪瘤。由成熟的脂肪及少量间质组织组成,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表现为皮下或深部的质软肿块。 ② 其他类型的特殊脂肪瘤。如血管脂肪瘤、肌肉脂肪瘤等,在临床或病理上与普通的皮下脂肪瘤有所不同。 ③ 异位脂肪瘤。此类可能是错构组织[阅读全文:]

脂肪变
编辑:0次 | 浏览:3138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8-15 10:50
标签: 脂肪变

摘要: 脂肪变是指中性脂肪特别是甘油三酯蓄积于非脂肪细胞的细胞质中,是细胞可逆性损伤的一种形式。多发生于肝细胞、心肌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骨骼肌细胞等,与感染、酗酒、中毒、缺氧、营养不良、糖尿病及肥胖有关。[阅读全文:]

脂溢性角化病
编辑:0次 | 浏览:3758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8-15 10:50
标签: 脂溢性角化病

摘要:   流行病学  本病较常见,男性多于女性,多发生于中年以后,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60岁以上占80%,80岁以上占100%。 病因 尚不完全明确,有人认为是一种迟发性上皮痣也有人报告本病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关。还有人认为是角化细胞局部成熟受阻或是老年皮肤变化及感染性病变。Arndt氏认为是因DNA合成减低,而RNA及蛋白质合成增多所致。 发病机制 脂溢性角化病 基本病理为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和乳头瘤样增生肿瘤下界基底在同一平面上表皮突无向下生长倾向,两侧边界[阅读全文:]

胰腺假性囊肿
编辑:0次 | 浏览:3829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8-15 10:50
标签: 胰腺假性囊肿

摘要: 疾病概述 胰腺假性囊肿胰腺囊肿(pancreatic cyst)包括真性囊肿、假性囊肿和囊性肿瘤。真性囊肿有先天性单纯囊肿、多囊病、皮样囊肿、潴留囊肿等,囊肿内壁覆有上皮。囊性肿瘤有囊性腺瘤和囊性癌。假性囊肿的囊壁为纤维组织构成,不覆有上皮组织,临床上胰腺囊肿以假性囊肿最多见。 疾病诊断 胰腺假性囊肿在急性胰腺炎或胰腺外伤后出现持续上腹、恶心呕吐、体重下降和发热等,腹部扪及囊性肿块时,应首先考虑假性胰腺囊肿形成的可能。及时进行下列检查,作出诊断。 1、血尿淀粉酶测定 囊肿内胰酶经囊肿壁吸[阅读全文:]

胎盘早剥
编辑:0次 | 浏览:3665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8-15 10:50
标签: 胎盘早剥

摘要: 胎盘早剥 病因 胎盘早剥胎盘早剥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其发病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血管病变胎盘早剥孕妇并发重度妊高征、慢性高血压及慢性肾脏疾病,尤其已有全身血管病变者居多。当底蜕膜螺旋小动脉痉挛或硬化,引起远端毛细血管缺血坏死以致破裂出血,血液流至底蜕膜层形成血肿,导致胎盘自子宫壁剥离。 2、机械性因素外伤(特别是腹部直接受撞击或摔倒腹部直接触地等)、行外倒转术矫正胎位、脐带过短或脐带绕颈、在分娩过程中胎先露部下降,均可能促使胎盘早剥。此外,双胎妊娠的第一胎儿娩出过快或羊水过多于破[阅读全文:]

胃肠道功能紊乱
编辑:0次 | 浏览:4778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8-15 10:50
标签: 胃肠道功能紊乱

摘要: 简介 胃肠道功能紊乱 胃肠道功能紊乱又称胃肠神经症或胃肠神经官能症。首先,应明白它不是器质性的病理改变,也不是某种一般的单纯性功能性病理变化,而是一种以心理因素为背景及胃肠道功能失调为主要表现的临床慢性常见病。引起该病产生一系列自觉症状和病理体征由于身体慢性疾病对大脑皮质产生不良刺激(慢性疾病过程)、心理因素(精神刺激、情绪紧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他人或自我不良暗示)和社会因素(特殊职业、性格内向、性别差异、环境氛围、适应状态)的综合影响所致。 该病的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伴心理症状[阅读全文:]

胃粘膜脱垂症
编辑:0次 | 浏览:2468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8-15 10:50
标签: 胃粘膜脱垂症

摘要: 胃粘膜脱垂症 疾病概述 胃粘膜脱垂症胃黏膜脱垂症是由于异常松弛的胃窦部黏膜,逆行突入食管或向前通过幽门管脱入十二指肠球部所致。轻者可无症状,或仅有腹胀、嗳气等非特异性症状。部分胃黏膜脱入幽门而不能立即复位者,可有中上腹隐痛、烧灼痛甚至绞痛,并可向后背部放射,常伴恶心、呕吐等症状。症状的出现常与患者体位有关。如右侧卧位时容易发生,左侧卧位时则较少,甚至不发生。也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本病的发生主要与胃及十二指肠炎症有关,胃黏膜恶性细胞浸润也可发生本病。多见于30~60岁男性。胃黏膜脱垂症属中医的[阅读全文:]

胃神经官能症
编辑:0次 | 浏览:3696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8-15 10:50
标签: 胃神经官能症

摘要: 胃神经官能症 疾病概述 胃神经官能症胃神经官能症又称胃肠道功能紊乱,是一组胃肠综合征的总称。系高级神经活动障碍导致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主要为胃肠的运动与分泌机能失调,无组织学器质性病理改变。 不包括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胃肠道功能紊。临床表现主要为胃肠道的症状,可伴有其它官能性症状。本病相当常见,以青壮年为多。可表现为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嗳气(吞气症)和神经性厌食等。多与肠神经官能症并见合称胃肠神经官能症。本病的发病率较高,以女性居多。 病因病理 胃神经官能症本病以精神因素为起因,以神经失[阅读全文:]

肾血管性高血压
编辑:0次 | 浏览:3954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8-15 10:50
标签: 肾血管性高血压

摘要: 检查   肾血管性高血压 检查高血压的原因很多,由肾脏疾病引起的称为肾血管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可分为两类:一为肾实质病变,一为肾血管病变。关于肾血管性高血压的诊断,首先应排除肾外性的疾病。肾实质性高血压包括原发性高血压,除详询病史外,病因的诊断一般可用泌尿系统疾病的常规检查和某些特殊检查即可确定。肾血管病变的诊断,则需补充其他特殊检查方法。 肾血管性高血压 一、病史与体格检查根据文献复习,有下列诸项者应注意可能有肾血管病变引起的高血压: ① 青年发病常小于30岁(颇符[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