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网  > 所属分类  >  病例讨论   

乳腺表皮样囊肿超声误诊1例

作者:沈姗,陶溢潮,潘代,马芬,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超声科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患者女,40岁。体检发现右乳肿物2周就诊。查体:右乳乳晕区可扪及一直径约2cm肿块,质地硬,活动度可,边界不清,肿块与皮肤无粘连,无红肿、压痛。双侧腋窝及锁骨上未扪及异常肿大淋巴结。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乳腺X线摄影:考虑导管内病变可能性大;乳腺MRI:提示导管内不典型增生,BI-RADS4A。乳腺三维彩色超声:该团块为一椭圆形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晰,内可见斑片状强回声伴声影,边缘未呈毛刺状。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CDFI显示内边缘区域见丰富血流信号,血流较细,走行较规则(图1,2)。剪切波弹性成像显示:最大弹性模量为39.82Kpa(图3);应变式弹性成像显示:S/R为5.37(图4)。超声造影:该团块灌注模式为向心型,该团块周边呈高强度灌注,灌注范围与灰阶相似(图5)。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手术及病理:可见一枚灰白色乳腺组织,内含豆渣样物,大小3.0cm×2.0cm×1.0cm。病理诊断:右乳肿物表皮样囊肿伴周围间质大量急慢性炎细胞浸润及组织细胞反应。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1651626395601123.png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讨论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乳腺表皮样囊肿(Epidermoid cyst)是非常少见的良性肿瘤,因临床症状与体征不明显,易被忽视而造成误诊。该病以20~50岁发病率最高,常以乳房肿块为首发症状,多为单侧。治疗以手术切除病变为主,但有复发及恶变的风险,需定期复查。其恶变率较低,乳腺表皮样囊肿约5%可发生恶变。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其发生多为:外伤(如隆胸或穿刺)时将表皮细胞植入乳腺深部生长增殖;皮肤附件中残留的原始上皮细胞异常发育;皮脂腺囊肿的鳞状上皮过度增生及皮脂腺细胞萎缩后而形成。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本病大多数位于皮下或皮下脂肪层,发生于腺体内罕见。本例病灶则因位于腺体内,且超声图像不典型,故增加了该病诊断难度。超声表现并非典型的囊性无回声区,而是因其组织成熟程度不同以及囊内角质物含量的多少而有不同的声像图表现。Whang等报道本病的声像图特点为呈圆形或椭圆形,多数边界清晰,低回声的,实性或混合性团块,可伴微小钙化,CDFI超声显示肿块内无血流信号.当表皮样囊肿伴感染破裂继发异物质应形成内芽肿或微肿后,边界可不清。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本例患者的二维超声声像图特征与上述文献报道类似。但因本例触诊右乳乳晕区单发结节,质地硬,活动度可,边界不清,结合声像图表现提示右乳实性病灶,考虑乳腺导管内肿瘤病变,BI–RADS4A类。而对本病的超声表现认识不足,故造成误诊。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鉴别诊断:乳腺表皮样囊肿需与以下疾病鉴别:1)乳腺纤维腺瘤,一般腺体内生长,边界更光滑,内部回声均匀,后方回声增强效应较前者减轻,液化时透声良好;2)乳腺脂肪瘤,生长在脂肪层内,肿块内回声类似脂肪组织,可见细线状强回声,尚均匀,后方回声改变不明显;3)乳腺脂膜炎,发生在脂肪层,呈不规则强回声,液化时形成囊肿,内透声较前者好,此病很少见;4)乳汁积乳性囊肿:多在哺乳期或哺乳后形成,一般位置较深,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致密结节影,密度可均匀,边缘均光滑锐利。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来源:沈姗,陶溢潮,潘代,马芬.乳腺表皮样囊肿超声误诊1例[J].医学影像学杂志,2021,31(02):274+284.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本站词条内容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www.yxbaike.com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胆囊切除术后Mirizzi综合征    下一篇 张文宏最新发声!从新冠防控看结核病的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