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网  > 所属分类  >  医学资讯   

“糖尿病前期”究竟该不该用药?

作者:王建华 主任医师 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不惑之年的王先生担任一家销售公司的经理,平常应酬很多,生活缺乏规律,靠着年轻时当过运动员打下的底子,如今看上去仍然体壮如牛,然而不久前单位组织的的一次体检却让他“很受伤”:体检诊断为“糖耐量低减”。医生告诉他,像他这种情况属于“糖尿病前期”,从现在开始就要积极干预,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否则,将来很可能进展为糖尿病。医生的话让王先生感到很头疼,鉴于自己的工作性质,医生的要求很难做到,长期坚持则更难。那么,像王先生这种情况,医生应该怎么办呢?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一、什么是“糖尿病前期”?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糖尿病前期”就是指血糖比正常人高、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一种中间过渡阶段。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我们知道,正常人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糖尿病人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 mmol/L。按照上面的定义,空腹血糖在6.1~7.0 mmol/L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就属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可细分为三种情形:空腹血糖受损(IFG):空腹血糖偏高在6.1~7.0mmol/L之间,而餐后血糖正常;糖耐量异常(1GT):餐后血糖偏高在7.8~11.1mmol/L,而空腹血糖正常;“IFG+IGT”:即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比正常水平偏高,但均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根据最新统计,目前我国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2.8%,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达35.2%,换句话说,每位糖尿病患者的背后都站着3位“后备队员”。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二、“糖尿病前期”多见于哪些人?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临床观察发现,“糖尿病前期”对以下人群“情有独钟”: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1.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糖尿病具有遗传易感性。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其糖尿病患病率显着高于正常人群。单亲患2 型糖尿病者,其子女患病机会为20%~30%,双亲都有糖尿病者,其子女患糖尿病的机会是普通人的60%~70%。母亲有糖尿病的遗传风险大于父亲。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2.肥胖、少动者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肥胖(尤其是内脏肥胖)、缺乏运动可引起胰岛素抵抗及血糖升高,其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增高,是普通人群的4倍之多。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3.曾有妊娠糖尿病或巨大儿分娩史者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一般说来,随着分娩结束,大多数“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可随之恢复正常。但是,这部分人将来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远远高于普通人群。因此,凡是怀孕期间血糖升高的糖妈妈,产后要注意定期监测血糖。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4.“代谢综合征”患者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这类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集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高尿酸、脂肪肝等多重代谢紊乱于一身,其日后罹患糖尿病的风险甚大。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5.年龄大于45岁的成年人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糖尿病的发生与年龄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代谢率下降,身体容易发胖而导致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的发病率自45岁后明显上升,至60岁达高峰。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三、“糖尿病前期”对身体同样有害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首先,“糖尿病前期”患者属于糖尿病的后备军,如果放任自流、不加干预,90%以上的糖尿病前期患者最终会进展为糖尿病;其次,“糖尿病前期”虽然还达不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而且病人往往也没什么症状,但其中不少患者已经开始出现大血管(主要指心脑血管)病变。因此,对于“糖尿病前期”,我们同样也要高度重视、及早干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患者今后是否会发展成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的安全性问题。但这并不等于没有危害。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四、生活方式干预虽好,长期坚持却不容易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现已证实,“糖尿病前期”病情是可以逆转的,通过早期积极干预,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糖尿病的发生,还能能大大减少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这一点恰恰是最最重要的。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干预措施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干预”两种。生活方式干预(即控制饮食、适度运动、减轻体重等等)可使糖尿病发生风险降低39%,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降低26%,微血管病变发生率降低35%,不仅效果显著,而且非常经济,关于这一点已被著名的“大庆研究”所证实。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执行起来往往困难重重,要想一以贯之地长期坚持下去更非易事,因此,药物干预也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五、必要时需要药物干预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证实,药物干预“糖尿病前期”也同样有效。特别是对于那些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还不能有效改善糖耐量低减者,或者一时难以改变多年的生活习惯,不能长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以及具有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肥胖、吸烟、50岁以上等)的“糖尿病前期”患者,药物干预就显得尤为必要。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目前,被循证医学证实对糖尿病前期干预效果肯定的药物有阿卡波糖、二甲双胍及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空腹血糖偏高、体形偏胖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可以选择二甲双胍;餐后血糖偏高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可以选择阿卡波糖;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尽管干预效果很好,但出于对其心血管安全性及肝毒性的担忧,因此,目前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至于目前的一些具有减重效果的降糖新药,如GLP-1受体激动剂、SGLT-2抑制剂等等,是否也能用于糖尿病前期的治疗,尚有待今后大规模的临床研究验证。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糖尿病前期”患者群体庞大,医生应予以特别提醒,不要觉得没什么症状就听之任之,一定要及早采取干预措施(尤其是生活方式干预),切勿错过这段可以逆转的宝贵时期,但对于改变生活方式较为困难或难以长期坚持者,最好接受药物干预,这对于避免糖尿病的发生,预防并发症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本站词条内容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www.yxbaike.com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肺叶各个肺段占肺功能的比例    下一篇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