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线征” 的影像表现与临床意义
【名词】
1933年Kerley描述了心脏病患者胸片的一些线性影,于1951年他将这些线性影分为三 类,即A、B、C三线,简称克氏线(Kerley line),又称间隔线。1979年Kreel又描述了另 一种间隔线,即D线。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影像表现】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X线表现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1)克氏A线为肺野内长5〜6cm、宽0.5〜1mm、呈直的或轻度成角的线状致密 影,由肺野向肺门走向,无分支,常见于右上肺野。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2) 克氏B线肺野内长2〜3cm,宽0.5〜1mm,外端抵胸膜缘的水平横线,不分叉, 密度低于A线,多见于肋膈角区,偶见于中肺野。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3)克氏C线很细很短的线形影,可向任何方向走行,系互相交织成网格状的线状 阴影,多见于中下肺野。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4)克氏D线为粗而长的线形、长带状或胸膜下网状阴影,长度4〜5cm,宽2〜 3mm,粗而长的线性影可成角,常不抵达胸膜缘。带状影可呈锥形,多位于肺基底部向膈 胸膜伸展膨大。D线多见于肺前部,尤其是中叶和舌叶,故胸部侧位片显示较好,与心影 重叠。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见图1、图2。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图1 68岁男性,胸闷,气促入院。胸片示心影向左下扩大,双上肺野见多条线性阴影,从肺野向 肺门走行(长箭头所示),即克氏A线;双中下肺野 胸膜缘旁水平走向的短细线状影(短箭头所示), 即克氏B线;右侧中下肺野网格样改变 (黑箭头所示),即克氏C线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图2 右下肺野胸膜缘旁水平走向的 短细线状影(箭头所示),即克氏B线
【病理机制】
克氏线的病理基础是各种疾病导致小叶间隔内液体和组织量增加,使小叶间隔增厚,而 周围肺泡充气正常,当增厚的小叶间隔与X线相切时就形成了特殊的线状影,即A、B、D 线。克氏C线被认为是肺前部与肺后部的克氏B线重叠阴影构成的影像改变,可能是小叶 间隔增厚的另一种影像表现,并非某一种特定的结构。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临床意义】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克氏线是诊断间质性肺水肿的一种可靠的客观指标,急性肺水肿克氏A线较常见,治 疗肺水肿后,克氏线可迅速消失,对判断肺水肿的程度及疗效很有价值。慢性间质性肺水肿 患者,由于小叶间隔纤维化及含铁血黄素沉积,克氏线可永久存在。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鉴别诊断】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凡是引起肺小叶间隔增厚的疾病均可出现克氏线。如肺尘埃沉着病、结节病、淋巴瘤、 癌性淋巴管炎、脂质肺炎等。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本站词条内容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www.yxbaike.com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纵隔肿瘤的影像检查规范及诊断思路 下一篇 肺泡蛋白沉积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