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网  > 所属分类  >  普外科    皮肤症状   

疖与疖病

概述

  疖与疖病(furunculus and furunculosis)是葡萄球菌侵入毛囊所致的急性化脓性深毛囊炎和毛囊周围炎症。复发、多发性疖称为疖病(furunculosis),后者常迁延难愈。以青春期和成人期多见,男多于女。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疖的病原菌主要为凝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白色葡萄球菌。患者鼻腔或会阴部常有葡萄球菌,常为本病复发的病原。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二)发病机制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本病与机体抵抗力降低密切相关。皮肤擦伤、糜烂等均能使细菌易于侵入繁殖,皮脂溢出可诱发本病,此外,贫血、慢性肾炎、营养不良、糖尿病、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及免疫功能缺陷或降低者易伴发疖与疖病。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症状体征

  皮损初发为鲜红色圆锥状高起的毛囊丘疹,逐渐增大,形成结节表面紧张、浸润显著,触之坚硬,以后顶端化脓,中心有脓栓,脓栓脱出,排出脓血,经1~2周后愈合,遗留持久瘢痕。好发于颜面、项及臀部,亦常见于上唇、外耳道及鼻前庭、腋窝及头部。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化脓未成熟破溃前,自觉疼痛较剧烈,发于外耳道疼痛尤甚,化脓破溃后疼痛减轻。发于鼻、唇等部位者,症状较严重,可伴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因面部有丰富的淋巴管及血管网并与颅内血管相通,易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败血症等,应特别注意,切勿挤压。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附近淋巴结肿大疼痛甚至化脓,也可并发淋巴管炎。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慢性多发性疖病,可反复多次发生,此起彼伏经年累月不愈。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检查化验

  组织病理:表现为深毛囊周围炎、毛囊周围脓肿,内含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细菌,晚期有浆细胞、异物巨细胞,毛囊及皮脂腺均可破坏。当坏死组织及脓液逐渐排出后,真皮的缺损逐渐由新生肉芽组织填补形成瘢痕组织。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鉴别诊断

  常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脓疱疮 多发于露出部位,损害以脓疱为主,破后结痂,愈后不留瘢痕,多发生在学龄前后的儿童,传染性强,易在夏秋季流行。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2.毛囊炎 为浅在的针头大小毛囊炎性脓疱,自觉瘙痒或灼痛,炎症浸润不深,无中心脓栓。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3.化脓性汗腺炎 多见于暑季,好发于小儿头皮,系汗腺排出口化脓所致,常与红痱、脓痱伴发,似疖但无脓栓。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4. 患处浸润明显,表面有多个脓头,形如蜂巢状,疼痛剧烈,全身症状较重。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并发症

  面部发于鼻、唇等部位者,易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败血症等。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预防保健

  增加机体抵抗力,注意皮肤清洁,勤换衣服并消毒。避免搔抓,有瘙痒性皮肤病应积极治疗。少食甜食、禁饮酒。不要任意挤压排脓,尤其是发于上唇部者。对慢性复发性疖肿患者要耐心寻找病因,如发现体内有慢性病灶、贫血、糖尿病等要积极治疗。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治疗

  1.全身治疗 病情较重或有发热者可用磺胺类药物、青霉素或对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多价葡萄球菌或自家菌苗皮下或肌肉注射,机体抵抗力低下者可注射丙种球蛋白。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2.局部治疗 原则为杀菌、消炎、促进吸收。早期炎症浸润,宜外涂软膏,如10%~15%鱼石脂,疖疮软膏或贴敷纯鱼石脂。必要时外加热敷以促进收口,早期轻症者应以促进吸收为原则,浸润显著者可促其化脓,脓肿形成后可切开排脓。脓肿未形成时严禁挤压。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3.物理治疗 早期可用热敷、超短波、红外线、音频电、氦氖激光等。对多发疖病,可用紫外线(次红斑量)照射。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预后

  慢性多发性疖病,可反复多次发生,此起彼伏经年累月不愈。面部发于鼻、唇等部位者,易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败血症等,应特别注意,切勿挤压。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本站词条内容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www.yxbaike.com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低血糖症    下一篇 急性蜂窝组织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