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膈膨出 症状体征 膈膨出的症状 双侧膈膨出较罕见,多见于左侧,而部分性膈膨出则多见于右侧,多数膈肌膨出者无症状,仅在X线检查时才被发现,部分病人可出现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而成人与儿童膈膨出症状则不尽相同。成人膈膨出症状多为下咽困难,上腹牵拉感或上腹胀痛,上腹烧灼感和嗳气。且在平卧,或饱食后胃肠道症状加重,改侧卧位时可缓解。呼吸道症状则有活动时感呼吸困难、气短、咳嗽、喘鸣等。儿童患完全性膈膨出时可引起呼吸困难,一般无发绀,平时易患支气管炎及肺部感染部分患儿可出现胸痛和肠道症状,如食欲不佳[阅读全文:]
摘要: 肺隐球菌病 肺隐球菌病X片新型隐球菌(pulmonarycryptococcosis)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有荚膜包绕的酵母菌,常存在于鸟粪、鼠粪、土壤、空气、水果、蔬菜中。一般不寄生于人体。肺部隐球菌感染的初期,多数病人可无症状。少数病人出现低热、轻咳,咳黏液痰,偶有胸膜炎症状。在艾滋病人中隐球菌感染经常是广泛播散的。在免疫功能重度受损的病人中可以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隐球菌病(pulmonarycryptococcosis)为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内脏真菌病[阅读全文:]
摘要: 肺部真菌感染 疾病概述 肺部真菌感染由于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化疗或放疗后以及AIDS患者,深部真菌感染近年来逐渐增多。深部真菌感染现在称系统性真菌感染。肺部真菌感染是最常见的系统性真菌感染。 长期中性粒细胞低下、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器官移植、接受免疫抑制剂及大剂量激素治疗者若出现不明原因长期发热应警惕系统性真菌感染,对这一类患者应多取痰、尿、血、胸水等标本作涂片直接镜检(基层医院都具备),有条件者进一步做真菌培养。一旦临床上高度怀疑有系统性真菌感染,无论实验室回报结果[阅读全文:]
摘要: 肺良性淋巴细胞血管炎 疾病描述 表现肺良性淋巴细胞血管炎是以血管壁的炎症性改变为主要病理表现的一组疾病。肺良性淋巴细胞血管炎可导致血管破坏,故有时又称坏死性血管炎。肺良性淋巴细胞血管炎包括的疾病很广泛,既可以是原发性血管炎,也可以伴随或继发于其他疾病;侵犯的血管可以动脉为主,也可以同时累及动、静脉和毛细血管。可以小血管为主要侵犯对象,也可以是以较大血管为主的疾病。一些肺血管炎比较少见,诊断比较困难,应该引起临床足够重视。1837年Schonlein最早将血管炎作为一有特殊临床病理表现的独立疾[阅读全文:]
摘要: 流行病学人是阿米巴原虫的主要宿主。无症状的带包囊者及排包囊的慢性阿米巴病患者是传染源这些感染者可不断从粪便中排出包囊阿米巴病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人食入被阿米巴包囊污染的食物和水而感染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各年龄组人群普遍易感。人口感染率10%左右,以热带、亚热带发展中国家为高发区我国亦属高发地区之一,人群感染率约6%。本病大多为无症状性感染,约10%病人发展为侵袭性阿米巴病,以肠阿米巴病为主。 病因寄生于人体的阿米巴原虫有10余种,仅溶组织阿米巴原虫对人体有致病力。滋养体是原虫的寄生形式,体内以大小[阅读全文:]
摘要: 基本概念 肺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肺部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是各种结核中最常见者,占90%。一般是由于吸入传染源咳嗽、喷嚏、大声说话时喷出的含结核菌的飞沫而感染。感染后不一定发病,少数于抵抗力降低时发病,病理特点是有结核结节,干酪坏死,易形成空洞。发病多为慢性经过,但也有急性发病者。常有咳嗽、咳痰、痰血或咯血等呼吸道症状及低热、盗汗、纳差、乏力等全身。 肺结核病 症状介绍 呼吸道症状有咳嗽,咳痰,痰血或咯血。可有胸痛,胸闷或呼吸困难[阅读全文:]
摘要: 【概述】 可能是迷走的胚胎组织在肺内发育而形成的肿瘤,多为良性,瘤内可含有来自三种胚层的组织,如毛发、肌肉、软骨及腺体、上皮等。 【诊断】 一.病史、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青壮年,男女无差别。早期无症状,瘤体较大或合并感染后,可有咳嗽、喀痰、呼吸困难甚至咯血等症状,可反复发作,少数有杵状指。 二.体检发现: 早期无症状,瘤体巨大者,肺部听诊可有局部呼吸音减弱,合并感染后肺部可有湿性罗音。 三.辅助检查: X线胸片可见圆、椭圆形,大小不等实性或囊性阴影,囊内密度不均,常可发现牙齿或钙化影,胸部CT扫[阅读全文:]
摘要: 病例概述 肺炎球菌性肺炎肺炎球菌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 肺炎链球菌是细菌性肺炎的最常见原因,占细菌性社区获得性肺炎的2/3.肺炎球菌肺炎一般四季可见,但以冬季最多.本病最常见于年龄太小或太老的病人.咽部细菌检查表明,5%~25%的健康人为肺炎球菌的带菌者,冬季儿童及幼儿的父母检出率最高.根据荚膜多糖抗原分类,肺炎球菌有80种以上的血清型. 病症症状 肺炎球菌性肺炎之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通常以突发短期寒战开始;持续寒战表明为另一种疾病.紧接着,一般出现发烧,呼吸时患[阅读全文:]
摘要: 肺泡蛋白沉着症 概述 肺泡蛋白沉着症这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罕见疾病,病理特点是肺泡内充满主要含磷脂和蛋白质的过碘酸-Schiff(PAS)染色阳性颗粒状物质。 肺泡蛋白沉着症(PAP)主要发生于20~60岁原来身体健康的人,PAP偶可发生于接触无机粉尘(如二氧化硅、铝、钛)的病人以及因卡氏肺囊虫,慢性感染,多种出血性恶性肿瘤,骨髓及外骨髓增殖性疾病或免疫抑制的病人。这种相关性的意义尚不清楚。 病理变化限于肺脏.典型的表现是肺泡上皮和间质细胞正常,但肺泡内充填着含各种血清和非血清蛋白的无定形P[阅读全文:]
摘要: 正常肺肺泡疾病名称:肺泡微结石症 疾病别名:肺胞小结石病 疾病代码:ICD:J98.8 概述 肺切面上的微小(大米粒)白色结节肺泡微结石病(pulmonaryalveolarmicrolithiasis,PAM),是一种少见的疾病,肺泡内存在弥漫分布的含钙、磷盐为主的微小结石。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文献报道,从婴幼儿到90岁均有发病。但多数发生于20~30岁。国外报道女性多于男性,女性约占60%;而国内报道相反,男∶女为3∶1。早期可无任何症状,于常规体检时发现。可能出现[阅读全文:]